首页
>新闻资讯>南方建投
匠心谱写金结乐章
  机床铛铛、吊臂轰隆、电焊滋滋……交汇成一首特别的金属乐章。在中国能建南方建投广西工程局安装公司制造厂,同样的旋律每天回响。
  这是一支经验丰富的队伍,平均工龄12年,他们中有严格的“指挥”,有全能的“乐手”,也有富有激情的“新秀”。他们各司其职,演绎悠扬的匠心之韵。
  专注“指挥”——韦敏鑫
  晚上十一点,制造厂里大多数灯光已经熄灭,零星几间仍然亮灯的办公室之中,厂长韦敏鑫还在灯光下查看成品送检结果、并时不时在本子上做着记录。自承接大藤峡水利枢纽右岸金属结构制作工程后,为把控好生产进度和安全质量,他凌晨一两点休息已是常态。
  “要在有限的工期内保质保量,安全施工也不能有丝毫放松,遇到困难来找我解决。”作为制造厂负责人,韦敏鑫深知自己不但要统筹指挥制造厂的整体工作,也要对产品质量、生产安全严格把关。
  大藤峡右岸尾水肘管单台机组总量为380吨,单台套尾水肘管分为12节,5台套肘管共计60节,共计1900吨,制造及起重转动难度非常大。韦敏鑫组建QC技术攻关小组细研方案,将现有的4台200吨液压油缸联合组装改造成大型压床,对肘管的圆弧段进行压制,确保肘管各质量控制点尺寸、位置精度符合设计要求,优良率达100%,顺利完成首套大藤峡尾水肘管制造任务,刷新厂中设备制造的新记录。
  韦敏鑫每天都会早1小时到车间,检查每个班组前一天的工作完成情况,如有遇到难题的班组,他会同技术人员一起找原因研办法;在肘管设备制造中随时进行抽查,发现缺陷问题及时召集相关人员进行分析,对不合理的工艺及时指正。同时,韦敏鑫通过完善对关键岗位、时段、环节作业的实时监控手段,强化现场作业控制,严格落实管理人员安全质量责任制度,保障了首套大藤峡尾水肘管质量高于大藤峡精品工程标准。
  2004年参加工作至今,这位“70后”从一个“青葱”小伙成长为制造厂领头人,相继完成了西江航运干线贵港航运枢纽二线船闸、印尼P2水电站等多个国内外重大工程金结制造任务。他善于根据现场的重点难点,制定实用性强、可操作性、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和内容,在补齐工人技术短板的同时,固强工匠技师的弱项,培养了一批制造厂施工生产的行家里手。就像乐队的指挥一样,协调调动好每一个环节的进度,把控好每一个乐手的节奏,最大化团队价值,使其可以共同演奏出优美的乐章。
  全能“乐手”——廖丕虎
  “你看那边的小廖,别看他年纪轻轻,技术水平可不一般,是我们制造厂的老师傅了。”顺着同事手指的方向,一个穿蓝色工装、脸上沾满灰尘的汉子从一截尾水肘管内部“蹦”了出来,他就是80后车间主任廖丕虎。如果说厂长是乐队的指挥家,那廖丕虎就是擅长多种乐器的全能乐手。
  “我们主任是个能人,每一步生产环节没有他不精通的,无论哪个班组遇到技术难题,找主任都能解决,感觉他就是‘万能’的。”下料班的组员小韦说道。
  廖丕虎不但懂焊接,还会使用吊机、大型压床等各类机械设备,而这一身过硬的本领离不开他平日里不断的学习锻炼。
  大藤峡水利枢纽右岸金属结构制作生产工艺复杂,他就逐个工序去了解实际操作;面对型号繁多的肘管零件,他带着年轻的员工拿着图纸反复核对数据,多次实验校准,确保零件的精度;肘管圆弧段制作难度大,他坚守现场和老师傅一起压制出高质量的肘管零件;当发现设备出现问题时,他就拿着说明书一项项对照,和同事一起维修、保养设备。
  廖丕虎认真贯彻执行企业纠正措施、预防措施和生产线质量把控三检制度。“我是车间主任,每个工艺我都必须熟悉,产品质量我必须负责,安全文明施工必须严格要求,所有操作必须对照制度一条条执行。”廖丕虎说道。
  激情“新秀”——韦韩
  车间内,一个20出头的小伙子正眉头紧锁盯着电脑屏幕沉思,桌上铺满了资料。只见他时不时低头翻阅图纸,认真对比数据,时不时又快速将数据输入其中,他启动数控机床,不一会儿一块零配件就成型了。这是90后班组长韦韩每日工作的内容之一。
  “以往没有制作过像大藤峡肘管这么大的金属结构,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大的挑战。”韦韩兴奋地说道,从他的神情里丝毫看不出连续奋战多月的疲惫。作为下料班组数控机床操作员,他负责图纸的审核、放样、排板、编程,同时安排下料任务给班组成员,并提供班组的技术支持。
  大藤峡肘管管节多,管口尺寸较大,必须以分节分单元的方式逐段组装,各个零件无法一次制作成型,“我这里是整个制作的第一步,只有把零件精准制作好才能减少后续肘管焊接组装误差。”韦韩对肘管平面的、剖面的各个角度的图纸进行分析,把大的零部件拆解成细小的结构进行下料制作,保证了肘管零件高质量的制作。熟练的操作技巧,专业的技术水平,完全看不出这是一个90后的“新”员工。
  “为自己负责,为工程质量负责。”这不仅是韦韩的工作态度,也是许多年轻员工的工作态度。为了提高产品质量,韦韩和班组的伙伴们经常守在机床旁,研究每个零件生产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原因,不断摸索调整,让误差在可控范围内越来越小,达到精品工程要求。
  引吭高歌离不开埋头苦练,国之重器离不开精雕细琢。今日的制造厂内一片繁忙,金属交错之音频频,奏响壮美的匠心之韵。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